
假期期间,不少父母会带孩子出游,总是让孩子相当兴奋。不过出游的准备工作不少,也有许多要注意的事项,往往让父母付出许多心思。其实出游不只是让孩子玩乐而已,可以从出游前的规划起,就适度让孩子参与,不只能够替父母分忧解劳,更能让孩子学习独立、负责任。
哪些事情是能够让孩子参与的呢?可以依孩子的年龄、能力来分派任务给孩子。
1、行前准备
一开始规划出游时,可以告诉孩子要一起去哪里、这趟旅程的重点;比如要去高美湿地(高美野生动物保护区),用孩子听得懂的语言说明这是一个保护区、有哪些生态特点、可以见到哪些动植物及风景等。
年纪大一点的孩子,甚至可以参与规划行程,让孩子上网查找资料,提出想前往的景点、交通资讯……再全家一同讨论,提升参与度。
2、准备自己的物品
年纪较大的孩子,能自行列出行李清单、自行打包,家长从旁协助检查是否有遗漏即可(或者和孩子交换清单互相检查),让孩子学习为自己的物品负责任。
年龄较小的孩子,则可以用绘画取代文字清单,用游戏的方式进行,请孩子画下要准备的物品(如果孩子不知道该准备些什么,也可以父母说、孩子画),打包孩子的物品时,请孩子拿着自己的绘图在旁边,父母放到包包里的就打勾;当然孩子也能提出想带的玩具,父母便能事前斟酌沟通,避免有些孩子临出门前才在翻找玩具,或者在外时突然想念某个玩具而向父母抱怨。
3、分配工作
旅程中可以分派些任务给孩子,比方让孩子负责背自己的包包或水壶、玩具,若孩子已经会看手表,可以告知孩子哪个时间预计前往下一处或集合(假如是跟团),请孩子负责提醒时间。
就算孩子还不会看手表,事先讲解时间及行程的大略规划,也较能避免孩子在玩得“不想走”时耍赖。
4、行前教育约法三章
无论是要跟团、或者和家人自助旅行,一定都会有些该有的规范,比方准时集合、不能单独脱队等,这些都能让孩子事先了解。去某些特殊场合参观时也有特殊规范,比方博物馆中不能饮食,因此午餐时间一定要吃饱,免得下午肚子饿,在博物馆中连点心都不能吃唷!同时也告知孩子若在公众场合作出脱序行为时(如哭闹要吃东西),父母会如何处置、有哪些后果,让孩子学习为自己的行为后果负责。
此外也能先沟通这次出游,家里如何规划花费、孩子从中可以有多少的零用钱等,使孩子对于金钱支出有概念,避免买超过预算的玩具或纪念品。
温馨提示:
1、避免孩子当少爷公主:行前准备时与孩子讨论、采纳意见,提升参与感。
2、避免父母打包超级累:让孩子学习列清单自行打包。
3、避免孩子拖拉耍赖不想走:事先沟通时间及行程规划。
4、避免孩子吵闹想买超额玩具:事先告知可以使用的零用金预算。
5、避免孩子在公众场合不守规矩:行前教育、约法三章。
版权声明: 版权属于原作者,猪屁股整理发布。
本文地址: https://www.zhupigu.com/content/5899.html
转载请注明以上版权声明以及本文地址,若本内容对你构成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。